2025-07-29
分享到
公司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产销量报告显示,尽管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仍面临不确定性,公司铁矿石及基础金属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关键资产增产明显,整体运营恢复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中国市场表现出的稳定需求和合作深化,成为支撑
报告显示,2025年二季度,铁矿石产量达8360万吨,同比增长3.7%;与上一季度相比,矿石产量环比增长23.6%。其中帕拉州S11D矿区创下2090万吨的历史同期新高,成为推动增产的核心引擎。同时,布鲁库图运营区第四条选矿线启动试运行,进一步释放北部系统产能。
尽管铁矿石销量同比下降3.1%,但环比仍增长了16.9%,至7730万吨。淡水河谷称,销量下滑主要是由于产品结构调整,优先供应中品位产品,并部分用于满足中国客户的个性化混矿需求,导致港口库存逐步上升,交货周期延长。
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全球高品位资源紧张、环保政策趋严的背景下,淡水河谷中高品位矿石具有更高市场溢价能力,尤其适用于中国钢铁企业的绿色冶炼与低碳转型需求。
中国市场的需求亦得到数据佐证。根据中国海关总署7月15日公布的数据,6月中国进口铁矿石1.0595亿吨,相比5月的9813万吨增长约8%,也较2024年同期的9761万吨增长8.5%。
“我们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长期战略伙伴,不仅是采购市场,更是共建绿色供应链的关键参与者。”淡水河谷首席执行官毕闻达(Gustavo Pimenta)说。
在关键原材料方面,淡水河谷今年二季度的产出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公司镍产量为4.03万吨,同比增长44%;铜产量达9.26万吨,同比增长18%。这是自2021年和2019年以来的同期最高水平,延续了产量持续提升的态势。
产量提升得益于一系列关键资产的稳定运营与扩建进展。其中,加拿大沃伊斯湾(Voiseys Bay)扩建项目逐步增产,昂萨布玛(Ona Puma)镍矿区表现强劲,同时加拿大长港精炼厂季度产量达1.1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铜方面,萨洛博(Salobo)矿区达产稳定,索塞古(Sossego)矿区品位提升明显。
此外,铜镍资源是动力电池、汽车与高端制造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上游材料。2024年中国镍消费同比增长约10%,其中三元锂电池与不锈钢行业是主要驱动力,淡水河谷的基础金属扩张节奏与中国“新能源三链”发展趋势高度契合。
近年来,中资企业加快与淡水河谷在基础金属领域的合作布局。中信金属、紫金矿业等企业也在铌、金、镍、铜、钴等战略资源领域拓展与巴方协作。
淡水河谷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52亿美元,净利润29亿美元,均超出市场预期。公司表示,得益于行业的恢复性增长以及北部系统物流效率的持续提升,铁矿石业务维持韧性,CFR中国到岸价在110美元/吨附近震荡,中高品位矿石的稳定溢价有效缓解成本上涨压力。
尽管财报优于预期,市场反应相对理性。财报发布次日,淡水河谷股票(VALE3)在圣保罗证券交易所小幅下跌0.30%,部分回吐了前两日累计6%的涨幅。分析人士认为,此前股价上行主要受益于中国宣布建设全球最大水电站的利好预期,这使得市场对财报“超预期”的表现已提前反映。
不过,对于淡水河谷二季度“成绩单”,投资机构普遍给予正面评价。巴西投资机构Bradesco BBI维持对淡水河谷股票“买入”评级。摩根大通则认为,公司铁矿销售结构持续优化,尤其高品位资源优先输华,有效展示其供应链韧性与执行力,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定为每股86雷亚尔。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一直是淡水河谷的重要市场。2024年,淡水河谷对华净营业收入达185亿美元,占其全年营收的49%;对华铁矿石出口1.87亿吨,占全球总销量的60%,贡献全球铁矿石收入的61%;镍和铜收入中也有13%来自中国。淡水河谷中国区总裁谢雪预计,未来数年中国仍将保持淡水河谷公司最大单一市场的地位。
此外,在全球资源供给格局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淡水河谷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弹性。XP Investimentos研报指出,与澳大利亚部分矿山因环保约束与劳动力成本上涨而受到限制不同,淡水河谷依托卡拉加斯地区高品位矿石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势,在保障供应稳定性的同时具备成本控制优势,其战略价值与议价能力日益凸显。
淡水河谷依托高品位资源优势和中国市场的稳定需求,持续巩固其在全球矿业体系中的关键地位。中巴双方在资源开发、绿色转型及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协同深化,将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带来更大确定性与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