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7
分享到
快递触角不断延伸,让高原居民实现“网购自由”;“智”力赋能快递物流,让“当日达”成为现实;货运繁忙,高原好物出藏需求持续升级……记者日前走访西藏多地,感受雪域高原物流发展新活力。
“快递到啦!”上午10点,一辆邮政车缓缓开进海拔5373米的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沙空村,村民早已在村委会门口等候多时。投递员米玛旺打开车门,卸下顺丰、京东、中通等不同快递公司的包裹,拿到快递的村民们笑逐颜开。
“我们普玛江塘是全国海拔最高的乡。过去寄件、收件都得自己跑县城,单程就要花两天时间,油费上百元。”村民阿旺群培说,“现在下单后,在家门口坐等就好。”
西藏地广人稀、山高路远,“不包邮”是常态。为打通“最后一公里”,2024年,西藏山南创新打造“邮快合作”体系,通过建立县(区)、乡(镇)、村(社区)三级服务体系,实行“小件少件走公交、大件多件走邮政”的协同配送机制,让快递直达农牧区群众家门口。
物流触角不断延伸,让越来越多农牧民实现“网购自由”。山南市邮政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山南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达898.90万件,同比增长11.84%。其中,快递业务量超140万件,同比增长155.45%。
清晨8点,位于拉萨市经开区的京东智能分拣中心仓库内,自动化设备、智能机器人与数字管理系统正协同作业,完成商品的拣选、包装、输送等流程。满载商品的货架仿佛“长了脚”,在系统调度下有序地穿梭在仓库里。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地狼’智能分拣机器人。”京东集团西藏负责人牟少林介绍,“以往分拣员需要在仓库内逐一取货,现在只需点几下屏幕,‘地狼’就会自动送达对应商品。”
据介绍,目前该分拣中心共配备了70台“地狼”,整体工作效率较人工提升了3倍。
随着智能化设备的广泛运用和作业效率的持续提升,订单处理周期不断缩短,多种常用商品在拉萨、山南等城市主城区实现了“当日达”。
中午时分,在拉萨贡嘎国际机场的跑道上,一架载着西藏山南市农特产品的顺丰全货机平稳起飞,目的地是湖北省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航班抵达后,货物将通过陆运或“转机”,快速分拨至全国各地。这条“空中金桥”每周一固定起飞,单程可提供超30吨航空运力。
如今,西藏特色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热销,物流需求不断增加,航空货运不仅“运得快”,更“运得多”。
除航空通道外,跨境陆路物流同样持续优化。今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全力打造“南亚班列”公铁联运物流模式,整合公路、铁路资源,实现高效联动。上半年,自义乌、郑州等地共开行“南亚班列”5列,货物总值1.24亿元。
从“送得到”到“送得快”,一条条物流通道,把高原好物送出去,也把机遇引进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近年来,自治区商务厅坚持把畅通农牧区商贸物流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先导性、基础性工程,作为推动消费品下乡进村、农产品出村进城的重要渠道,作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商贸物流不断向基层延伸,商贸流通实现“物尽其流”,各族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详细]
西藏自治区官方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上半年西藏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3.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同)增长14.1%。[详细]
曾饱受冬春狂风扬沙之苦的雅鲁藏布江中游扎囊县,经过数十年持续治沙造林,如今江畔已是绿意盎然、瓜果飘香,实现了生态改善与富民增收的双赢。[详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