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分享到
7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并答记者问。
“十四五”以来,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全力推进,“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7项主要指标中,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沿海港口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率、重点领域北斗系统应用率、城市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等6项指标已经于2024年提前完成,高速铁路营业里程、枢纽机场轨道交通接入率等11项指标年底前将全部完成。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介绍了六方面情况:“一是设施网络更加完善,突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构建;二是战略支撑更加有力,交通运输服务支撑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三是运输服务更加高效,人员货物的高效流动彰显了中国繁荣发展的活力;四是技术装备更加先进,中国高铁、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快递等“中国名片”更加亮丽;五是开放合作更加深入,面向全球的交通互联互通格局加快构建;六是治理体系更加完备,交通运输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方面,“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以统筹融合为导向,着力补短板、重衔接、优网络、提效能,加快构建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大通道”加快贯通,出疆入藏、沿江沿海沿边、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骨干通道建设加快推进,“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已经基本贯通,连接了全国超过80%的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总量。
“大网络”基本形成,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大枢纽”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枢纽城市和枢纽港站这“三位一体”构成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持续完善。
随着运输结构调整深入推进,铁路、水路货物周转量分别比“十三五”末增加17.5%和33.6%,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速约15%。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过400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成本降低了约2800亿元。
航空物流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发展航空物流产业对于做强国内大循环、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从整体看来,“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中14个发展指标基本达到目标,主要呈现出运输规模稳步增长、运营主体实力增强、航线网络不断优化、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等四个特点。
铁路货运运输服务能力和品质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全国铁路运输货物将超过250亿吨,比“十三五”预计增加50亿吨,高铁快运已经实现了常态化运行。铁路在服务支撑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路网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二是运输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区域通达效率进一步提高。铁路货运每天装车超过18万辆,80%的运力用于煤炭、粮食、化肥、石油等国计民生重点物资,有力保障了国民经济稳定运行。“一票难求、一车难请”的困境瓶颈已经成为历史。
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交通运输是先行领域。中欧中亚班列通达欧亚37个国家300多个城市,新能源汽车等中国制造“新三样”搭乘着“钢铁驼队”走向了世界。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货物已经达到1390万吨,品类有3000多种。
当前,基础设施“硬联通”持续推进,制度规则“软联通”不断加强,“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已经基本形成,国际运输网络越织越密。中欧班列通达欧洲的229个城市、亚洲100多个城市。“空中丝绸之路”不断拓展,通航境外83个国家213个城市。我国车辆首次以公路直达运输的方式跨越里海、抵达欧洲。“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我国海运连接度已经连续19年保持世界第一。
“十四五”期间,邮政业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物畅其流为努力方向,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交通强国邮政篇建设扎实推进。
邮政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2024年邮政业业务收入实现1.7万亿元,快递业务量达1750亿件。邮政快递的规模经济效应持续放大,对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成为促消费、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邮政业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地位更加重要。邮政业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提高了快递服务效率与水平。深度对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和国家物流枢纽,积极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国内快递服务时效性、服务质量、性价比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邮政业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优势更加明显。目前,航空快递运能不断增强,铁路运快递已经常态化,无人机低空物流网络的建设在持续加强。同时注重服务实体经济,不断深化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的协同发展,通过嵌入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了物流要素与经济要素的协同融合。
邮政业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是助力城乡均衡发展成效更好。持续加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把农村地区寄递服务短板变成农村发展的“潜力板”,既打通了消费堵点,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模式和服务体验的差距。
二是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更强。认真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中西部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各类交通运输方式在重要节点与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效衔接水平,支撑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商品和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
三是促进生产要素顺畅流通的动能更足。行业通过基础设施下沉、数据赋能和政策协同,直接释放消费潜力,成为打破市场分割、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渠道,是构建统一大市场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