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
分享到
在人工智慧行業席捲全球的背景下,投資機遇也在其催生的多股浪潮中涌現。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多家科技公司正迅速迭代“人形機器人”這一新鮮事物。如特斯拉Optimus産品從第一代的蹣跚學步,再到當前的翩翩起舞,當中歷經不過兩年半有餘。且隨著功能的日趨成熟,也為未來的使用場景打開更為豐富的想像空間。
“2025 年,我們極有可能見證人形機器人量産元年的到來。” 方正富邦李朝昱認為,人形機器人已經處在從0到1的過程之中,且在應用端,工業製造、醫療、物流、消費等領域將為人形機器人市場打開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李朝昱樂觀地表示,這一行業“未來是星辰大海,蘊含著無盡的機會和驚喜。”
李朝昱擁有紮實的專業背景,南京大學數學系學士、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統計學碩士的教育經歷,為他的投資生涯奠定了堅實的數理基礎。在長達 10 年以上的證券從業經驗以及 4 年的投資經驗中,他逐漸打磨出一套成熟且獨特的投資邏輯與框架。
李朝昱認為,投資的關鍵在於尋找具備 “長期成長性 + 好的商業模式” 的優質公司。
談及長期成長性,李朝昱表示:“首先,我會深入研究公司所處行業的發展階段,判斷其是處於朝氣蓬勃的朝陽期,還是步入增長乏力的夕陽期。” 李朝昱説道,“其次,行業未來的長期發展空間至關重要,究竟是局限于幾十億規模的小眾市場,還是有望拓展至千億甚至萬億級別的廣闊天地,這直接決定了投資的潛在回報。” 他進一步指出,行業在未來3-5年乃至10年的複合增速,是衡量其是否符合投資標準的關鍵指標。例如,對於那些複合增速低於預期的行業,即便當前看似穩定,也可能難以滿足他對長期增長的追求。
除了成長性以外,李朝昱還十分關注公司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公司在産業鏈上是否具備難以逾越的核心技術壁壘,這一點至關重要。擁有核心技術,意味著公司在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能夠有效抵禦競爭對手的衝擊。” 他解釋道,“同時,公司的産品不僅要能夠跟上行業增速,更要具備超越行業平均增速的潛力。通常情況下,行業內的龍頭企業或優秀公司,憑藉其品牌優勢、技術實力、成本控制能力等,市場份額會逐步提升,從而實現高於行業平均的增長速度。”
在商業模式方面,李朝昱尤為注重財務表現的可持續性。“公司的毛利率、凈利率以及研發費用等指標,是衡量其商業模式健康程度的重要依據。這些指標不僅要保持在合理水準,更要在長期內維持相對穩定,這反映了公司在盈利能力與創新投入之間的良好平衡。” 他補充道, 公司的經營品質也是我關注的重點,包括ROIC(資本回報率)、資産屬性(是否為重資産模式)、上下游話語權、應收賬款以及現金流等方面。良好的經營品質意味著公司在運營過程中能夠高效利用資本,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以及穩健的財務狀況,為股東提供長期穩定的回報。
在投資框架指引下,去年四季度時,李朝昱從眾多行業中篩選出了機器人板塊並選擇了大膽重倉。以他管理的方正富邦信泓混合基金為例,在2024年末,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清一色為人形機器人相關個股。在基金凈值跟著板塊走出淩厲漲幅後,在今年一季度內,李朝昱基於估值和基本面變化又一次調整持倉,在機器人板塊內再度“掘金”,使得基金在後續市場震蕩調整中依舊表現出明顯的阿爾法。
李朝昱對機器人板塊的關注由來已久,早在2022年10月特斯拉公佈其第一代人形機器人Optimus時,他便敏銳地察覺到這一行業所蘊含的巨大潛力。此後的兩年多時間裏,他深入開展上市公司調研和産業研究,並持續密切跟蹤行業動態。
高工機器人産業研究所(GGI)最新測算數據稱,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約10.17億美元,到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50億美元,2024年至2030年年複合增長率將超過56%,全球人形機器人銷量將從1.19萬台增長至60.57萬台;其中,中國市場規模到2030年將達到近380億元,銷量將從0.40萬台增長至27.12萬台,銷量佔全球市場份額的44.7%。另據《人形機器人産業研究報告》預測,到2029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750億元,佔全球市場的32.7%。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將為機器人産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從應用場景來看,李朝昱分析道:短期內,工業製造領域將成為人形機器人應用的主戰場。其中,汽車製造和3C電子等細分行業對人形機器人的需求尤為迫切。
以汽車製造業為例,隨著汽車産業向智慧化、自動化方向升級,人形機器人能夠在生産線上高效完成零部件裝配、焊接、檢測等複雜工作,大幅提高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同時降低人力成本。瑞銀證券預測:到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總量將超200萬台,其中工業場景(含汽車製造)佔比63%。
“從中長期來看,醫療、物流、C端消費等領域將為人形機器人市場打開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在醫療領域,機器人可以輔助醫生進行手術,提高手術的精準度和安全性;在物流領域,能夠實現倉儲貨物的高效搬運和分揀,提升物流效率;在消費領域,可為家庭提供陪伴、教育等服務,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李朝昱介紹稱。
“2025年,我們極有可能見證人形機器人量産元年的到來。” 李朝昱對這一板塊的前景十分期待,在他看來,特斯拉在2024年展示的新一代Optimus産品,已經展現出較高的完成度,並且具備了在部分工業環境下落地應用的可能性。這一進展無疑為整個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標誌著人形機器人正從概念走向現實。
李朝昱指出,中國完美体育平台 完美网站的高端製造業在全球産業鏈裏具備顯著的比較優勢,尤其是在核心零部件環節,我國企業取得了顯著突破,個股投資機遇也隨之涌現。
具體而言,首先,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形成了從原材料供應,零部件生産到終端産品製造的完整閉環,同時擁有最完善的物流網路配套和充足的能源供應。
其次,在政策與資本多年協同支援之下,中國已經形成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多個特色鮮明的製造業産業集群。
最後,中國在過去20年培養了大量的高端技術人才,工程師紅利明顯,在技術創新與産業升級的雙重驅動下,中國已經基本完成了從人力密集型的傳統製造業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的高端製造業的轉型。因此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短期內難以被撼動,人形機器人的快速發展勢必會為供應鏈上的中國製造業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以減速器為例,國內企業在諧波減速器等關鍵技術上不斷突破,逐步打破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本土化率持續提升;在感測器領域,企業在力感測器、視覺感測器等方面的研發成果不斷涌現,産品性能日益提升,能夠更好地滿足機器人在不同複雜環境下的應用需求。此外,控制器作為機器人的 “小腦”,掌控著機器人的動作精準度和協調性,國內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在運動控制演算法、智慧化控制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與國際先進水準的差距不斷縮小。“這些核心零部件領域的技術突破,為我國機器人産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使得相關企業在産業鏈中佔據重要地位,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 李朝昱強調。
本體製造環節,我國匯聚了眾多實力強勁的製造企業。這些企業憑藉長期積累的豐富生産經驗,能夠根據不同行業的多樣化需求,生産出涵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多個領域的多樣化傳統機器人産品,而像宇樹,智元,優必選等一眾創新型本體廠商在近年也飛速發展快速崛起,有望引領中國人形機器人發展的浪潮。李朝昱認為,本體製造企業在産業鏈中是産品的最終提供者,決定了供給的品質,隨著下游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這些企業有望迎來快速發展。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站註明“來源:中國網財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號
關於我們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外宣服務與廣告服務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舉報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