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分享到
人形机器人领域捷报频传!据最新消息,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2024年约为21.58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79.7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60%。与此同时,智元机器人成功晋级为行业,估值已达150亿元,其母公司智元新创通过收购平台智元恒岳拟斥资21.02亿元获取上纬新材控股权,这标志着资本市场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高度认可和战略布局。此外,魔法原子推出新款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开源运动控制框架Tien Kung-Lab,进一步加速了行业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根据机构一致预测,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有17只概念股今年、明年及2027年净利增速均超30%,其中北特科技、埃斯顿、拓斯达等个股机构一致预测三年净利增速均超40%。从技术突破看,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的开源运动控制框架Tien Kung-Lab填补了高性能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框架在开源领域的空白,为工业、物流与特种作业等复杂环境下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核心技术支撑。产品创新方面,魔法原子新款MagicBot Z1具备24基础自由度,可扩展至49自由度,并利用视觉和触觉感知信息构建拟人化交互系统。同时,智元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2025年1月已正式量产下线台通用具身机器人,引领行业商业化进程。
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将大幅拉动减速器、伺服电机、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的需求。市场反应显示,减速器板块目前已出现明显上涨趋势,作为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部件,精密减速器的市场需求将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而持续增长。同时,高性能电机、控制系统等相关零部件供应商也将直接受益。
虽然目前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主流材料以热塑性树脂和金属材料为主,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拓展,特种功能材料需求将不断增加。智元机器人母公司收购上纬新材,虽然后者的热固性树脂尚未成为人形机器人的广泛选择,但这一战略布局显示了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的趋势,有望推动材料技术与机器人应用的协同创新。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的Tien Kung-Lab是基于Isaaclab开发的开源强化学习运动控制算法框架,融合前沿强化学习技术和人体运动数据。这类算法和控制系统的突破将推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传感器等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在具身智能应用场景中,将带动算法和软件服务提供商的业务增长。
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在工业制造、物流仓储、特种作业等领域的落地将带动系统集成、行业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技术的成熟,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山地、雪地、废墟等极端环境下执行任务,拓展应用价值空间。
日发精机(603313):公司是国内精密机床龙头企业,深耕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可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关键零部件精密加工设备和技术支持,已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飞荣达(300602):公司专注于电磁屏蔽、导热、吸波等功能材料,其产品在人形机器人的电子控制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能够解决信号干扰和散热问题。
兆威机电(003021):作为精密传动件专业制造商,公司微型减速器产品在人形机器人关节传动系统中有广泛应用,技术实力雄厚。
诺力股份(603611):公司在智能物流装备领域实力强劲,人形机器人在物流仓储场景的应用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华勤技术(301237):公司在智能硬件设计与制造领域具有丰富经验,有望在人形机器人电子控制系统和整机集成方面发挥优势。
上纬新材(688585):公司拟易主智元机器人母公司持股平台,智元机器人是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第一梯队企业,估值已达150亿元,股东包含高瓴创投、百度风投、鼎晖投资等风投机构,以及京东、比亚迪、上汽、软通动力、TCL等产业资本,未来有望借助上市公司平台加速发展。